CNAS认证
独立仪器校准实验室

发布日期:2025-07-31
实验室人员请注意区分:标定、检定、校准、校验

1、标定

核心含义: 确定测量仪器或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的过程。重点是建立或验证响应特性

目的: 了解被测设备(DUT)如何将物理量(如压力、温度)转换为可测量的信号(如电压、数字读数)。通常用于传感器、变送器或复杂测量系统。

操作: 施加一系列已知、精确的输入值(标准量),记录对应的输出值(读数)。结果通常以曲线、图表、公式(如灵敏度、线性度、偏移量)或系数表示

结果: 获得设备的转换特性(如 y = kx + b)。不直接给出“误差”或“合格与否”的结论。

关键点: 更侧重于理解设备自身的测量原理和特性,是后续校准或检定的基础。常用于新设备启用、维修后或研究开发阶段。

2、检定

核心含义: 法定计量范畴内的活动。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,评定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(如示值误差)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强制性、全面性检查。

目的: 判断仪器是否“合格”,能否在规定的领域(如贸易结算、安全防护、医疗卫生、环境监测等强制检定目录内)继续使用。

执行者: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。

依据: 国家发布的计量检定规程。

结果:

合格:出具检定证书,赋予法定计量器具身份(如加贴合格标识、注明有效期)。

不合格: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,禁止在强制领域使用(可能降级为非强制使用或报废)。

关键点: 具有法律强制性、法制性。结果是合格/不合格的判定。通常涵盖仪器的多项计量特性和通用技术要求。有固定周期。

3、校准

核心含义: 规定条件下,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的一组操作。核心是量化测量仪器示值的误差或确定其修正值。

目的: 确定被校仪器的测量值(示值)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,评估其计量性能(如准确性、重复性),为仪器使用提供修正依据确认其满足特定预期用途(计量确认)。

执行者: 实验室自身(需具备能力和标准)、第三方校准实验室(通常需获得CNAS等认可)、或法定机构。

依据: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、国际标准、制造商方法、实验室自编有效方法。

结果: 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。报告内容通常包括:

校准条件(环境、标准器信息)

校准点及其对应的示值、标准值、误差/修正值

测量不确定度

不给出合格/不合格的结论(除非客户特别要求并与规范比较)。

关键点: 技术性、自愿性(除非体系要求)。核心是确定误差/修正值和评估不确定度。结果用于计量确认(判断仪器是否满足特定使用要求)。周期可由用户根据使用情况、风险等确定。

4、校验

核心含义: 这是一个含义最模糊、最不严谨、应尽量避免在正式计量领域使用的术语!它常被非专业人员当作“校准”或“检查”的俗称,但缺乏明确定义和标准流程。

可能的混淆含义:

日常点检:简单的功能性检查(如通电、归零)。

粗略比对:与一个未经严格溯源的参考物进行比较。

(误用) 指代校准或检定。

问题:

缺乏标准化: 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、可接受准则和结果报告要求。

结果不可靠: 过程随意,结果无法有效证明仪器的计量性能。

不被认可: ISO/IEC 17025CNAS等认可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(ISO 9001)中通常不承认“校验”结果。审核中可能被视为不符合项。

关键点: 强烈建议在实验室正式文件、记录、流程中摒弃“校验”一词,明确使用“校准”、“检定”、“检查”或“功能测试”等更精确的术语。 

核心区别总结表

特征

标定

检定

校准

校验 (避免使用!)

核心目的

确定输入-输出关系

法定判定合格性

确定示值误差/修正值

含义模糊 (≈检查/比对)

性质

技术性

法制性、强制性

技术性、自愿性

非正式、随意性

依据

技术规范/方法

国家计量检定规程

校准规范/标准/方法

无标准依据

执行者

用户/实验室/厂家

法定计量机构/授权机构

实验室自身/第三方校准机构

任何人

结果形式

曲线/图表/公式/系数

检定证书 (合格) 检定结果通知书 (不合格)

校准证书/报告 (示值、误差、不确定度)

无标准报告 (可能手写记录)

关键输出

设备响应特性

合格/不合格结论

误差值/修正值、不确定度

粗略判断/无量化结果

法律效力

(强制领域)

(但为计量确认提供依据)

周期

需要时 (如新购、维修后)

法规规定

用户规定 (基于风险/要求)

随意

是否建议

根据需要采用

强制目录内设备必须

实验室计量基础,强烈推荐

强烈建议避免使用该术语

给实验室人员的实用建议

1术语规范化 在实验室的质量手册、程序文件、作业指导书、记录表格、报告中,严格使用“检定”、“校准”、“标定”、“检查/功能测试” 等精确术语,彻底摒弃“校验”。

2、明确流程:

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设备,必须按时送检定

其他所有用于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设备,应制定计划进行校准

对新传感器或复杂系统,进行标定以了解其特性。

日常维护可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查或点检

3、理解校准与计量确认: 校准得到的是数据(误差/不确定度),计量确认是后续步骤:由实验室人员根据校准结果和设备的预期用途(如测量过程的允差要求),判定该设备是否适用于该用途。校准证书本身通常不做合格判定(除非客户特别要求并与特定规范比较)。

4选择合格供应商 进行校准时,选择获得CNAS认可或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校准实验室,确保校准结果的溯源性可信度

5、正确使用结果: 对校准报告中的修正值和测量不确定度,要在实际测量中合理应用和考虑。

总结

检定是“法制合格证”:国家强制,判定能否合法使用。

校准是“体检报告”:告诉你仪器有多准(误差),不确定度多大,供你判断是否满足使用要求(计量确认)。

标定是“特性摸底”:搞清楚仪器怎么把物理量变成读数。

校验是“模糊用语”:含义不清,缺乏标准,实验室应禁用

清晰区分并正确应用这些概念,是实验室建立可靠质量体系、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、满足认可和法规要求的基石!务必严谨对待。


TOP